保理即保证支付兑现的代理。融资、管理、担保是当前保理三大核心业务,其主要业务为应收账款融资。按从事业务的主体分为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商业保理是非银行机构从事的保理行为。
2020-2021年,世界经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承受严重挑战。受疫情影响,全球保理业务近年来的连续增长态势被打破。根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统计,2020年全球保理业务量约合2.73万亿欧元,同比下降6.5%,但对GDP渗透率较上年提升0.23个百分点。从地区上看,欧洲仍然是保理业务量最大的市场;从单一国家来看,中国保理业务量连续第四年领跑全球。从产品结构上看,除有追索权保理、无追索权保理、发票贴现和反向保理外,2020年FCI将保理纳入全球主要保理产品业务统计。国内保理方面,发票贴现、有追索权保理等产品业务占比继续下降,而无追索权保理逆势增长;国际保理方面,出口保理、进口保理和出口发票贴现业务量均大幅下降,因疫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较大,国际保理整体降幅大于国内保理。
2021年我国商业保理业务增速应在20%以上,以2020年1.5万亿元为基数,2021年业务量应在1.8万亿元左右,活跃的主体数量在1200家左右。国内保理占我国银行业保理市场九成以上份额,其中卖方保理在国内保理业务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份额已连续两年有所缩减,而买方保理份额则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由此可见,国内卖方端融资产品及配套服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国内保理业务的主流业务,而围绕买方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保理业务已开始稳步扩张。经过十年(2012-2022)的探和发展,商业保理业务量实现了十年百倍增长,并于2021次突破2万亿,达到2.02万亿,服务企业数量达到300万户,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商业保理行业首创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成为了商业保理主要运营模式,“E信”累计开具规模超2.5万亿元;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在商业保理专委会所调研企业中,约65%从事建筑工程保理业务,业务量仅次于批发零售业。
近年来,我国商业保理政策法规环境逐步改善。2019年10月,银保监会正式下发《关于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简称“205号文”),剑指规范商业保理企业经营行为,加强监督管理。超过1万家商业保理企业将得到有力约束。近几年,商业保理行业发展迅猛,近百家上市公司纷纷布局,而在统一监管下,这个行业不仅面临监管升级,更要面临行业洗牌。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我国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时刻。本次民法典将保理合同作为有名合同纳入到合同编中,大大规范了保理业务的审判依据,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2020年8月26日,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印发《商业保理企业名单制管理工作方案》的函,对商业保理企业实施名单制管理。2021年9月1日起,《商业保理业务会计核算准则》团体标准经由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批准实施,《准则》规范了商业保理业务的会计处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的商业保理业务。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商业保理行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首先界定了商业保理的概念,介绍了国内外保理市场概况及国内发展环境,然后细致剖析了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现状、商业模式、重点区域市场,并重点阐述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保理的融合及商业保理证券化融资;随后,报告对商业保理的直接竞争对手银行保理及融资租赁等潜在竞争者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国内典型商业保理企业运营状况;最后,对商业保理行业的投资进行了详细阐明并对商业保理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中国银保监会、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商业保理市场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商业保理相关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